臉型判斷全攻略:找出你的專屬臉型與造型秘訣

臉型判斷全攻略:找出你的專屬臉型與造型秘訣

嗨,大家好!今天我們來聊聊臉型判斷這件事。你是不是常常在換髮型或化妝時,覺得怎麼弄都不對勁?或者看到別人剪了個超好看的短髮,自己一試卻慘不忍睹?我跟你說,問題可能出在臉型上。臉型判斷可不是什麼高深學問,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它的重要性。我自己就曾經吃過虧,有次去剪頭髮,設計師問我臉型是哪種,我隨便猜了個圓臉,結果剪完後看起來臉更圓了,整整尷尬了一個月。

其實,正確的臉型判斷能幫你找到最適合的造型,讓整體看起來更協調。這篇文章我會分享一些實用的方法,包括怎麼自己測量、常見臉型的特徵,還有我個人的經驗談。當然,我也會吐槽一些網上流傳的錯誤方法,免得你走彎路。

為什麼臉型判斷這麼重要?

你可能會問,為什麼要費心判斷臉型?簡單來說,臉型就像是你身體的框架,決定了什麼樣的髮型、妝容甚至眼鏡最適合你。比方說,如果你是圓臉,卻剪了個齊劉海,可能會讓臉看起來更短更圓;但如果是長臉,齊劉海反而能修飾臉型。我記得有次陪朋友去買眼鏡,她明明是方臉,卻選了個方框眼鏡,結果整個臉看起來更方正,後來換成圓框才順眼多了。

臉型判斷不僅能提升外在美感,還能省下不少冤枉錢。想想看,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臉型,就不會亂買不適合的化妝品或配件了。不過,我要提醒一下,臉型判斷不是絕對的,每個人的臉都有獨特性,所以這些方法當參考就好,別太死板。

如何正確進行臉型判斷?

接下來,我們來談談怎麼判斷臉型。最常見的方法有兩種:測量法和視覺法。測量法需要一點工具,但比較準確;視覺法則靠觀察,適合懶人。我先說測量法,這是我覺得最可靠的方式。

測量法:用數字說話

測量法需要你準備一把軟尺和鏡子。步驟很簡單:先測量臉部的四個關鍵長度——額頭寬度、顴骨寬度、下巴寬度,還有臉長(從髮際線到下巴的距離)。然後,比較這些數字,就能大致歸類臉型。例如,如果額頭、顴骨和下巴的寬度差不多,臉長又明顯大於寬度,那可能是長臉。

我第一次嘗試時,還鬧了個笑話。當時我沒用軟尺,隨便拿個硬尺量,結果量出來數字亂七八糟,後來才發現軟尺才能貼合臉部曲線。所以,工具很重要!下面我整理了一個表格,幫你快速對照測量結果和臉型類型。

測量項目圓臉特徵方臉特徵長臉特徵
額頭寬度與顴骨相近與顴骨相近可能較窄
顴骨寬度最寬處最寬處與額頭相近
下巴寬度圓潤,寬度相近方正,寬度相近較尖或窄
臉長與寬比例長寬接近1:1長寬接近1:1長度明顯大於寬度

測量完後,別急著下結論。臉型判斷還要考慮臉部線條,比如下巴是尖還是圓。有時候數字會騙人,我遇過有人測量出來像圓臉,但實際看起來卻帶點方,這就是視覺法派上用場的時候。

視覺法:靠眼睛觀察

視覺法更直觀,你只需要站在鏡子前,觀察臉部的整體形狀。重點看幾個部位:額頭、顴骨、下巴,還有臉的輪廓是圓潤還是有棱角。比如,如果臉部線條柔和,沒有明顯角點,那可能是圓臉;如果下巴方正,顴骨突出,可能就是方臉。

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快,但缺點是主觀性強。我有個朋友自認是鵝蛋臉,但大家看她都覺得是心形臉,後來才發現她忽略了額頭較寬的特點。所以,視覺法最好搭配照片來看,從不同角度拍幾張臉部照,比較能客觀判斷。

小提示:臉型判斷時,記得把頭髮全部往後梳,避免遮蓋臉部輪廓。不然,像我以前長髮飄飄時,總誤以為自己是圓臉,後來剪短才發現原來臉這麼長!

常見臉型類型與特徵

現在我們來看看常見的臉型類型。一般來說,臉型可以分為圓臉、方臉、長臉、心形臉、鵝蛋臉等幾種。每種都有獨特的特徵,了解後能幫你更好進行臉型判斷。

圓臉

圓臉的臉部長度和寬度差不多,線條圓潤,沒有明顯棱角。顴骨是臉部最寬的地方,下巴圓圓的,看起來比較可愛。但圓臉容易顯得臉大,所以造型上要避免加重圓潤感。我表妹就是典型圓臉,她以前愛留齊肩捲髮,結果看起來更圓,後來改成長直髮才拉長臉型。

方臉

方臉的額頭、顴骨和下巴寬度相近,下巴線條方正,整體看起來有棱有角。這種臉型給人穩重的感覺,但如果不小心,可能會顯得男性化。我認識一個方臉的朋友,她剪短髮時超有型,但一留長髮就顯得臉更方,所以臉型判斷真的能改變造型命運。

長臉

長臉的臉長明顯大於寬度,額頭和下巴可能較窄。這種臉型容易看起來嚴肅,造型重點是縮短臉長視覺效果。我有次幫長臉的同事挑眼鏡,選了粗框款式,成功把臉部比例修飾得更平衡。

除了這些,還有心形臉(額頭寬、下巴尖)、鵝蛋臉(比例均衡,被視為理想臉型)等。下面我列個清單,總結各種臉型的關鍵特徵:

  • 圓臉:長寬相近,線條圓潤,適合用髮型拉長臉型。
  • 方臉:棱角分明,下巴方,避免加重方正感。
  • 長臉:臉長過長,需橫向修飾。
  • 心形臉:額頭寬、下巴尖,注意額頭修飾。
  • 鵝蛋臉:比例完美,幾乎什麼造型都適合。

不過,我要說句實在話,很多人是混合臉型,比如圓中帶方,所以臉型判斷不能太死板。我自己的臉型就有點像圓臉,但下巴又稍微尖點,常讓我糾結該歸哪一類。

根據臉型選擇造型的實用技巧

判斷完臉型後,下一步就是應用在造型上。這裡我分享一些基本原則,但記住,這些只是參考,最終還是要看你個人喜好。

對於圓臉,髮型應該以增加高度和長度為主,比如高馬尾或長層次髮,避免齊劉海和短鮑伯頭。妝容方面,可以用修容粉在臉頰兩側打陰影,讓臉看起來瘦長點。我試過在圓臉朋友臉上畫修容,效果超明顯,但下手要輕,不然會像鬍子沒刮乾淨。

方臉的話,髮型要軟化棱角,比如大波浪或側分劉海。避免直線條的髮型,否則會強調方正感。妝容可以重點突出眼睛,轉移對下巴的注意力。我有次看到方臉明星的妝容,她用腮紅斜掃,成功讓臉部線條變柔和。

長臉適合有劉海的髮型,或者捲髮來增加臉部寬度。妝容上,可以在下巴打點亮粉,縮短臉長。但我要吐槽一下,有些網上教學說長臉一定要留劉海,其實不一定,我見過長臉的人露額頭反而更有氣質。

注意:臉型判斷只是輔助,別讓它限制你的創意。我有段時間太執著於臉型,結果什麼都不敢嘗試,後來才發現偶爾突破一下也挺好玩。

臉型判斷的常見問題解答

說到臉型判斷,大家常有些疑問,我整理幾個常見的來回答。

第一個問題:臉型判斷準確嗎?老實說,沒有百分百準確的方法,因為人的臉會隨年齡、體重變化。我年輕時臉比較圓,現在年紀大了反而有點方,所以定期重新判斷是好的。

第二個問題:怎麼自己判斷臉型?最好結合測量法和視覺法,多拍幾張照片比較。如果還是不確定,可以找專業造型師幫忙,但費用不便宜,我上次問了一下要台幣一千多,有點貴。

第三個問題:臉型判斷能改變臉型嗎?不能,它只是幫你找到適合的修飾方式。別相信那些說能永久改變臉型的產品,多是騙人的。我買過什麼瘦臉滾輪,用了半年也沒效,浪費錢。

我的臉型判斷經驗談

最後,分享我自己的臉型判斷經歷。我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圓臉,因為臉頰肉肉的,但後來學了測量法,才發現其實是接近鵝蛋臉,只是下巴沒那麼尖。這個發現讓我大膽嘗試了新髮型,以前不敢剪的短髮現在剪了反而好看。

過程中有過失敗,比如有次我誤判臉型,買了副不適合的眼鏡,戴起來像算命仙。但也因此學到教訓:臉型判斷要耐心,別急。現在我幫朋友判斷時,都會提醒他們多試幾次。

總之,臉型判斷是個實用工具,但別讓它變成壓力。享受探索的過程,找到最讓自己自信的造型,才是最重要的。

Related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