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空調的夏天,來碗美味涼麵,老式涼麵秘方大公開

鳳山涼麵

三伏天的命,一半是空調給的,另一半絕對是涼麵給的!尤其是80、90年代的老式涼麵,那真是自帶童年濾鏡——搪瓷盆裡抖兩下,電風扇前轉三圈,吸溜一口酸辣鮮香,連《西遊記》都能多看兩集!

現在的涼麵動不動就"秘製醬料""祖傳配方",要我說啊,還是咱爸媽那輩的涼麵最野!不用蠔油雞精,全靠"土法煉鋼",今天就帶各位穿越回那個蒲扇與冰棒齊飛的年代,手把手教你復刻這碗"土味涼麵"!

第一步:煮麵要像跳廣場舞

掛麵、鹼面都行,但切記水開下面後立刻開啟收音機!哦不,是立刻開大火!煮到麵條能掛住筷子頭,趕緊撈起來甩進搪瓷盆(沒有?不鏽鋼盆也行,但靈魂減半)。這時候關鍵操作來了——抄起電風扇對著盆猛吹!邊吹邊用筷子挑面,動作像在給麵條做心肺復甦,直到每根面都閃著油亮亮的光。

第二步:調汁兒要像寫情書

空碗裡倒三勺陳醋(必須是玻璃瓶裝那種!)、兩勺醬油、半勺白糖,這時候我媽經典語錄必然響起:"放點鹽,甜辣中和!"蒜臼子搗蒜泥才是靈魂,現在用蒜蓉器的都是異端!最後挖一勺油潑辣子,記住要用搪瓷缸子裝的才正宗!

第三步:配菜要搞清楚

黃瓜絲切得能穿過針眼兒算你輸!豆芽必須燙到半生不熟,嚼起來帶響兒才夠勁。最絕的是炸花生米——我爸當年總把花生炸糊,還美其名曰"焦香版",後來才知道是看《射鵰英雄傳》忘了關火…

最後一步:拌麵要像蹦迪

所有料往盆裡一倒,筷子上下翻飛,必須拌出"鐺鐺"撞盆聲!端上桌時一定要喊:"吃慢點!沒人跟你搶!"配著《渴望》主題歌,吸溜第一口準保嗆出眼淚——不是辣的啊,是回憶太洶湧!

參考資料

  • 鳳山涼麵老饕私藏指南
  • 傳統涼麵醬汁黃金比例研究
  • 台灣懷舊小吃文化圖鑑
  • 高雄巷弄美食田野調查報告
  • 古早味料理器具演變史

Related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